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
2024-10-16
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重力、离心力和流体力学原理,通过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油、气、水的分离。具体过程如下:
当地层流体进入三相分离器时,遇到入口分流器,使液体与气体得到初步分离。
夹带液滴的气体经过聚结板进行分离,再经过消泡器和除雾器,得到净化,使其成为干气而从出气口排出。排气管线上设有气控阀控制气体排放量,以维持容器内所需的压力。
在重力作用下,由于油水密度差,自由水沉到容器底部,油浮到上面,并翻越油水挡板进入油室。浮子式液位调控器通过操纵排油阀控制原油排放量,以保持油面的稳定。分离出的游离水通过油水界面调控器操纵的排水阀排出,以保持油水界面的稳定。
三相分离器根据其形态可分为立式、卧式和球形三种主要类型:
立式三相分离器:结构紧凑,占地面积较小,通常用于空间有限或处理量适中的场合。其结构设计较小,通过多层隔板与导流装置,引导流体在不同区域内完成分离过程。立式分离器上面设有气体出气口,中间为油相收集区,底部则为水相收集区,形成明显的分层结构。
卧式三相分离器:内部结构复杂而精细,主要包括入口分流器、消泡器、聚结板、涡流消除器、除雾器等关键部件。这些配件协同工作,保持油气水三相的分离。卧式分离器的设计使得流体在较长距离内缓慢流动,便于气液分离及油水分离过程的进行。同时,卧式分离器便于搬运和安装。
球形三相分离器:以其球形结构,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与较好的流体动力学性能。其通常设置多层分离网或隔板,通过旋转或振动等方式进行流体中不同相态的分离。